文言文閱讀理解練習

《始得西山宴遊記》(節錄)

柳宗元

20140523003.jpg  

總分:20分

考核重點:1. 描寫手法

     2. 修辭手法

     3. 古漢語知識:代詞

作答時間:20分鐘

 

今年九月二十八日,因坐法華西亭,望西山,始指異(1)之。遂命僕人,過湘江,緣(2)染溪,斫榛莽(3),焚茅筏(4),窮山之高而止。攀援而登,箕踞而遨(5),則凡數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(6)之下。其高下之勢,岈然窪然(7),若垤(8)若穴,尺寸千里,攢蹙蹩累積(9),莫得遯隱。縈青繚白,外與天際,四望如一。然後知是山之特出,不與培塿(10)為類,悠悠乎與灝氣(11)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與造物者遊,而不知其所窮。引觴(12)滿酌,頹然就醉,不知日之入。蒼然暮色,自遠而至,至無所見,而猶不欲歸。心凝形釋,與萬化冥合。然後知吾嚮之未始游,遊於是乎始,故為之文以志。是歲,元和四年也。

 

註:

(1) 異:感到很奇異。

(2) 緣:沿著。

(3) 斫榛莽:斬去叢生的草木。

(4) 茅筏:茂密的茅草。

(5) 箕踞而遨:兩腿岔開坐著縱目四望。

(6) 衽席:坐蓆。

(7) 岈然窪然:有的山谷幽深,有的山谷低陷。

(8) 垤:小土堆。

(9) 攢蹙蹩累積:指所有景物都聚攏、積累在眼前。

(10) 培塿:一般的小土丘。

(11) 灝氣:天地間的正氣。

(12) 引觴:舉起酒杯。

 


問題:

一、作者在登山前有什麼準備?試用自己的文字作答。(2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二、作者謂「得西山」,究竟他得到了什麼?又他在遊覽的過程中寄托了什麼情懷?(4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三、試舉出文中運用排比、對偶、叠字、頂真的例子各一個。(4)

修辭手法

例子

排比

 

 

對偶

 

 

叠字

 

 

頂真

 

 

 

四、細閱下面一段文字,然後回答問題:

「則凡數州之土壤,皆在衽席之下,其高下之勢,岈然洼然,若垤若穴,尺寸千里,攢蹙累積,莫得遯隱。縈青繚白,外與天際,四望如一。」

作者從什麼角度欣賞西山一帶的景色?他所見的景色是怎樣的?又這是甚麼描寫手法?(6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五、試分析下列代詞的意思。(4)

(1) 因坐法華西亭,望西山,始指異(        )

(2) 高下之勢,岈然窪然。(        )

(3) 攢蹙蹩累積,得遯隱。(        )

(4) 洋洋乎與造物者遊,而不知所窮。(        )

 

答案:

一、

作者登山前,先派遣僕人渡過湘江(0.5),沿著染溪(0.5),斬去叢生的草木和焚燒茂密的茅草(0.5),直至到了山頂才停止(0.5)

 

二、

作者所謂「得西山」,其實他得到的是:

1. 他發現了西山,得到它的高立卓絕和壯麗的景色。(1)

2. 他登上西山,完全得到了宴遊的樂趣。(1)

3. 西山壯麗的景色令他得到一番人生體會(1)。他感覺到大自然的偉大與個人的渺少,心胸豁然開朗,個人的得失顯得微不足道,心中鬱悶至此一掃而空(1)

 

三、

修辭手法

例子

排比

過湘江,緣染溪,斫榛莽,焚茅茷。(1)

對偶

攀緣而登,箕踞而遨。(1)

悠悠乎與顥氣俱,而莫得其涯;洋洋乎與造物者遊,而不知其所窮。(1)

叠字

悠悠乎與顥氣俱(1)

洋洋乎與造物者遊(1)

頂真

蒼然暮色,自遠而至,至無所見,而猶不欲歸。(1)

 

四、

作者登上西山頂,從高處俯瞰西山的景色(1)。在西山頂上,作者看到的景色包括:

1. 附近幾個州的土地都好像在自己的坐蓆下面。(1)

2. 山下高高低低的地勢,有深邃的,有低陷的(0.5),山丘都好像螞蟻封巢的小土堆,窪谷都好像一個個的洞穴。(0.5)

3. 眼前只有尺寸那麼少的地方,其實卻有千里那麼遠的距離。(0.5)遠處的山擠迫、堆積在一起,全部都逃不出作者的視野。(0.5)

4. 西山四周環繞著的青山和白水,遙遙地與天相接(0.5)。四面望去,景致都是一樣。(0.5)

這是定點描寫法。(1)

五、

(1) 西山(1)

(2) 西山的(1)

(3) 沒有一個(1)

(4) 天地的(1)

 

文檔可按WORD圖示下載:2000px-Microsoft_Word_2010_Icon-1.svg.png  

arrow
arrow

    Miss L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