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白話文閱讀理解

cruises  

〈天造長廊〉

佚名

分數:______/20

  我想尋找一個較準確的詞形容三峽。腦中跳出這四個字:天造長廊。

  一條192公里長的無比奇特的長廊。

  奇在如此大的山,夾著如此大的水。這長廊從入口到出口,掛著一幅長卷,題名就叫「山水之戀」。水戀山,山戀水,一直戀了四千萬年,到如今仍然情懷激蕩。

  據神話傳說,這是大禹治水時鑿的,神女瑤姬幫助了他,令大山閃開了一條道,成為西都水的走廊。地質學家們說,這是地球三次造山運動形成的,巫山的(1)褶皺和高山上的卵石、化石、都證明這裏原是海,繼而變成潮,再隆起為山。眾水尋此唯一巷道,奪路東征,經數千萬年衝擊,終成峽江。

  我倒寧可相信(2)冥冥天地之間,確曾有過一位最偉大的造物者,出於天才的藝術匠心,以大手筆設計建造出了這樣一條世上獨一無二的長廊。

  這長廊挺神秘,至今還有許多解不開的謎。

  那上不著天、下不著地的懸棺,是怎麼安放上去的?為甚麼要把死者懸在石崖上?是不是便於升天?那絕壁上古棧道的石眼,離江面幾十米高,離峰頂更有幾百米甚至千餘米,到底是怎樣開鑿出來的?

  你可以想像,是一群有翅膀的精靈,飛到絕壁上,用神錘仙劍鑿成的。在石眼裏楔入橫木,橫木間搭上木板,連接起本,便是一條棧道了。

  這當然是古人在沒路的地方開出了高掛在江上的路。

  我抬頭看石眼,眼前彷彿出現了一條古棧道,棧道上游動著一串人影,背著縴繩、將身子彎成弓形,奮力向前,峽谷裏回蕩著動人肺腑的(3)縴夫的號子。這時我忽而領悟,我們不都是縴夫嗎?拉著沉重的人生之舟,過險灘,闖漩渦,同驚濤駭浪搏鬥,一步千斤重,行行復行行。反正,生來就是要往前奔的。

  這是一條藝術的長廊:有數不清的天然的國畫、油畫和雕塑,而最精采的要數神女峰了。她披著雲霧的輕紗,忽隱怎現,萬萬歲依然身材婀娜,看盡了人們春秋。

  這是一條詩的長廊。我們的詩祖、詩仙、詩聖、詩星、都為三峽寫下大量佳作,三峽給他們以靈感,他們還給三峽以詩的光環、詩的境界。古今詩人使這條長廊彌漫了文化氣氛。

  我忽然產生一個莫名其妙的念頭:如果來一次「三峽古今詩歌大獎賽」,得頭獎的肯定是李白那首《早發白帝城》。此後一千一百多年間,不知出了多少三峽詩,但誰也趕不上「兩岸猿聲啼不住,輕舟已過萬重山」這僅僅十四個字所達到的詩藝高度了。

  如今猿聲早已聽不見,代之以嗚嗚叫的是汽笛聲。白帝廟裏,三峽石被做成工藝品出售;縴夫的號子已隨著江濤遠去,代之以收錄機和現代樂曲、高級旅游船上的迪斯科。三峽水位提高,險灘炸掉了,站在大輪船的觀景台上,再也感受不到白居易和蘇軾所曾體驗過的「大石如刀劍,小石如牙齒,一步不可行,況千三百里」、「肩舟轉出曲,未至已先驚」的情景了,而且有朝一日還可能真的「高峽出平湖」。這些都證明,現代科學技術正迅速改變這條長廊的面貌。從這一點說,我們確可以誇耀於前人,而並不留戀那富有詩意卻經常沉船的年代。

  然而,文學如何呢?詩如何呢?能舉出幾首現代詩,像李白、杜甫、蘇軾的詩那樣,為那麼多人所傳誦,所讚賞?難道現代詩人的頭腦反而比一千多年前的李白退化了嗎?為甚麼他們經歷史長河千年的衝擊,像巫山十二峰那樣(4)巍然迄立,而有的人卻僅像小魚一樣,吐幾個小泡就消失了呢?這種歷史現象究竟該怎樣理解?

  江流萬轉,思緒如潮。我似乎看見李白、杜甫的詩魂,仍在這長廊裏舞劍高歌、放聲吟誦,峽谷裏傳出悠長的回音:(5)「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!」

 

注釋:

(1) 褶皺:由於地殼變動,岩層受力後,呈現波浪狀彎曲的構造現象。

(2) 冥冥:人無法預測,人力無法控制等不可理解的狀況

(3) 縴夫:負繩拉船前進的人。

(4) 巍然:高大壯觀的樣子。

(5) 「無邊落木蕭蕭下,不盡長江滾滾來」:出自杜甫的七言律詩《登高》,意思是:無邊無際的樹葉紛紛飄落,奔流不息的長江之水前擁後推,永無歇止地滾滾而來。


一、關於三峽的形成,有多少種不同的說法?試分別指出。(3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二、為甚麼作者說三峽是一條「詩的長廊」?(2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三、試說明現在的三峽與古代的三峽的不同之處。(6)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四、試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,並說明作者運用了甚麼手法。(5)

景物

情感

1. 絕壁上的懸棺和古棧道的石眼

作者想像著古代勞動人民鑿石架木的神奇景象,從而產生頓悟:人生其實也是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罷了。

2. 三峽奇特、壯觀的景象

  1. 1.     為古人的鬼斧神工而深深_________
  2. 2.     也由衷地誇耀現代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  1. 3.     為歷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到無比驕傲。

4. 同時也為不景氣的詩壇現狀深感困惑。

  作者運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

 

五、試判斷以下句子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?(4)

句子

答案

1. 水戀山,山戀水,一直戀了四千萬年,到如今仍然情懷激蕩。

 

 

2. 這是一條藝術的長廊:有數不清的天然的國畫、油畫和雕塑,而最精采的要數神女峰了。

 

 

 

答案:

一、三峽的形成,有兩種不同的說法(1)。據神話傳說(0.5),這是大禹治水時鑿的,神女瑤姬幫助了他,令大山閃開了一條道,成為西都水的走廊(0.5)。地質學家們說(0.5),這是地球三次造山運動形成的,巫山的褶皺和高山上的卵石、化石、都證明這裏原是海,繼而變成潮,再隆起為山。眾水尋此唯一巷道,奪路東征,經數千萬年衝擊,終成峽江(0.5)

二、因為我們的詩祖、詩仙、詩聖、詩星、都為三峽寫下大量佳作,三峽給他們以靈感,他們還給三峽以詩的光環、詩的境界(1)。古今詩人使這條長廊彌漫了文化氣氛(1)

三、

-        如今猿聲早已聽不見(1),代之以嗚嗚叫的是汽笛聲(1)

-        白帝廟裏,三峽石被做成工藝品出售(1);縴夫的號子已隨著江濤遠去,代之以收錄機和現代樂曲、高級旅游船上的迪斯科(1)

-        三峽水位提高,險灘炸掉了(1),站在大輪船的觀景台上,再也感受不到白居易和蘇軾所曾體驗過的「大石如刀劍,小石如牙齒,一步不可行,況千三百里」、「肩舟轉出曲,未至已先驚」的情景了,而且有朝一日還可能真的「高峽出平湖」(1)

四、

景物

情感

1. 絕壁上的懸棺和古棧道的石眼

作者想像著古代勞動人民鑿石架木的神奇景象,從而產生頓悟:人生其實也是在 拉縴(1)罷了。

2. 三峽奇特、壯觀的景象

  1. 1.     為古人的鬼斧神工而深深歎服(1)
  2. 2.     也由衷地誇耀現代科學技術迅速地改變著長廊的面貌。(1)

為歷史上詩祖、詩仙、詩聖、詩星們為三峽寫下大量佳作(1)感到無比驕傲。

4. 同時也為不景氣的詩壇現狀深感困惑。

作者運用了借景抒情(1)

五、

句子

答案

1. 水戀山,山戀水,一直戀了四千萬年,到如今仍然情懷激蕩。

擬人(1)

頂真(1)

2. 這是一條藝術的長廊:有數不清的天然的國畫、油畫和雕塑,而最精采的要數神女峰了。

暗喻(1)

借喻(1)

 

文檔可按WORD圖示下載:2000px-Microsoft_Word_2010_Icon-1.svg.png  

arrow
arrow

    Miss La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