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曾子殺豬》教案
教節:2節(80分鐘)
級別:F. 1
教授材料:講讀課文:《曾子殺豬》
教授工具:
1. 簡報
2. 影片
教授方法:
1. 問答教學法
2. 講述教學法
3. 小組討論教學
4. 發表教學法
學習重點:
1. 借事說理
2. 複習文言詞語
學生已有知識:
1. 已認識何謂借事說理
2. 已有閱讀文言文的經驗
內容 |
具體情況 |
目標 |
所需時間 |
引起動機 |
一、複習借事說理手法 -提問:何謂先敍事後說理? 先描述具體事件,然後借事件帶出道理 -老師講授: 例子: 借龜與兔賽跑,兔子因看不起烏龜,在比賽途中跑去睡覺,結果烏龜贏了兔子一事à說明驕傲自滿的人會失敗的道理。 |
喚起同學對借事說理的記憶,讓他們了解這一課的學習重點,有助於他們掌握課文內容。 |
5分鐘 |
二、影片播放 -引入: 今天教的課文是《曾子殺豬》,顧名思義,《曾子殺豬》就是一則關於曾子宰殺豬的故事。在看課文之前,我們先看一則短片,這則短片與這篇課文所帶出的主題有密切的關係。現在先用大約1分鐘的時間觀看短片,然後討論一下短片的內容。
-播放短片: 播放的短片是一則宣傳父母應作孩子的榜樣的廣告。
-提問: 1. 片中的男生做了哪些事情? i. 與鄰居打招呼 ii. 將多找了的錢還給婆婆 iii. 不插隊 2. 為什麼片中的男生會做以上的行為? 因為他的父母也是這樣做,片中的男生只是模仿父母。 3. 你認為這段短片想帶出甚麼訊息? 父母以身作則就是教好子女的最好的方法。
-小結: 看過短片後,我們知道這則短片是想說明父母應以身作則的道理。可是,這則短片既沒有出現曾子,也沒有殺豬的情節,與《曾子殺豬》這篇課文有甚麼關係呢?接下來我們會細讀文章,看看短片與課文究竟有何關係。 |
借事說理的文章最重要的就是道理的部分,我希望借助播放短片,以輕鬆有趣的方法,讓同學對文章所帶出的道理有基本的了解。這則短片所帶出的訊息與《曾子殺豬》一文所帶出的道理相同,以這則短片作引入,有助於同學找出《曾子殺豬》一文的主旨。 |
7分鐘 |
|
細讀課文 |
(一) 自習 讓同學先默讀課文一次。 |
讓同學嘗試自行閱讀文言文,初步掌握文章內容。 |
3分鐘 |
(二) 提問:由老師抽卡請同學朗讀及語譯課文。
原文:曾子之妻之市,其子隨之而泣。 譯文:曾子的妻子要去市場,他的兒子又哭又鬧,也要跟着媽媽去。
原文:其母曰:「女還,顧反為女殺彘。」 譯文:孩子的母親說:「你留在家,媽媽回來後,殺了豬給你吃。」
原文:妻適市來,曾子欲捕彘殺之,妻止之曰:「特與嬰兒戲耳。」 譯文:曾子的妻子從市場回來後,曾子便準備把豬殺掉。曾子的妻子阻止說:「我剛才說殺豬,只是為了哄哄小孩子罷了。」
原文:曾子曰:「嬰兒非與戲也。嬰兒非有智也,待父母而學者也,聽父母之教。 譯文:曾子說:「父母是不能與孩子開玩笑的。孩子年幼無知,處處摹倣父母,聽從父母的教導。
原文:今子欺之,是教子欺也。 譯文:我們今天要是欺騙孩子,也就是教他欺騙別人。
原文:母欺子,子而不信其母,非以成教也。」遂烹彘也。 譯文:母親欺騙孩子,孩子以後就不再相信母親的話了。這並不是教育孩子的好方法。」於是曾子把豬殺了。
註:粗體代表需要同學特別注意的字詞。 |
讓同學嘗試用擴詞法逐字逐句去釋讀文言文,加深同學對文言文字詞的認識。另外,在掌握文章的內容後,亦有助於同學找出主旨。 |
8分鐘 |
|
(三) 小結: - 講授:由老師略為總結課文內容。 -提問: 1. 「之」、「女」、「適」、「遂」這幾個字的意思。 2. 透過曾子殺豬這個故事,帶出了甚麼道理?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,所以為人父母者應以身作則à回應課堂開始時的短片 |
提問一的作用是加深同學對這幾個字的記憶,希望同學日後於其他篇章再看到這些字詞,能夠運用本課學到的文言知識來閱讀。 提問二的作用是希望同學能掌握這篇課文所說明的道理。 |
5分鐘 |
|
小組活動:「曾子不殺豬」 |
(一)分組 讓同學分成六組。(同學本來已有組別) |
/ |
5分鐘 |
(二) 由老師說明活動內容 1. 背景資料: 假如因為經濟問題,曾子真的不能殺豬。那麼,曾子可以不殺豬而同樣令孩子信服嗎? 2. 說明同學任務: 各組同學需要為曾子想一個不殺豬而同樣令孩子信服的方法,請大家將《曾子殺豬》的故事改為《曾子不殺豬》。改編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: i. 事件的人物、地點、時間、原因不變 ii. 事件要以「曾子不殺豬」為結果,借此事教導兒子 iii. 曾子不殺豬要帶出甚麼道理?故事內容必須與所說明的道理相關。 3. 其他注意事項: i. 同學可以以四格漫畫、短劇或講故事的方式報告。 ii. 討論時間為10分鐘。 iii. 報告時間為每組3-4分鐘。 |
希望透過這個活動,發揮同學的逆向思維能力,並且學習運用借事說理的手法來創作。 |
||
(三) 討論時間 |
/ |
10分鐘 |
|
(四) 報告時間 -先由老師說明注意事項: a. 同學報告時,其他同學應尊重同學,專心聽同學匯報,不應滋擾他人。 b. 負責報告的同學應注意自己的聲量、姿態、眼神和語速。 c. 報告完成後,可邀請其他同學給予意見。 -各組同學匯報 |
希望同學清楚明白這次報告的要求,亦希望同學學會互相尊重,專心聆聽同學的報告。另外,讓同學報告可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,透過同學之間互相給予意見,可讓同學互相學習。 |
25分鐘 |
|
(五) 老師總結 由老師針對內容及報告技巧兩方面,向各組提出改善建議;對於表現良好的組別,老師應加以讚賞,並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。 |
7分鐘 |
||
總結 |
總結今天課堂內容 |
/ |
5分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