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賣油翁》教案
教授班別:F.1
教節:1節(共40分鐘)
教授材料:
講授課文:〈賣油翁〉
教授工具:
1. 板書
2. 影片
教授方法:(參考周漢光:《中學中國語文教學法》,1998年。)
1. 問答教學法
2. 講述教學法
3. 自學教學法
4. 小組討論教學法
5. 發表教學法
學習重點:
1. 借事說理
學生已有知識:
1. 已認識何謂借事說理
內容 |
具體情況 |
目標 |
所需時間 |
引起動機:影片播放 |
-引入: 從電視節目中,我們常常看到很多奇人異事,例如〈歡樂滿東華〉裡有很多出神入化的表演、旅遊節目中亦有介紹不少世界各地的精彩絕技。以下我們會觀看一則關於倒茶絕技的短片,請同學們靜心欣賞。
-播放短片: 短片只有短短的三十秒,片中有一名倒茶師父於食肆中表演倒茶絕技。
-提問: 1. 片中的倒茶師父有何厲害之處? 無論從任何角度倒茶,都能將茶倒進茶杯中。 2. 這麼厲害的倒茶技術,你覺得你能夠做到嗎?為什麼?
3. 你認為為何倒茶師父能夠表演這項巧妙的技術? 因為倒茶師父常常練習,熟能生巧。
-小結: 看過短片後,大家對倒茶師父的絕技都讚嘆不已。不過,要學倒茶的絕技真的絕不容易,如果不是經常練習,一定不能做到。今天我們要教的〈賣油翁〉,故事的主角賣油翁也有一項絕技。究竟賣油翁有甚麼絕技?現在請大家打開課本一同看看。 |
借事說理的文章最重要的就是道理的部分,我希望借助播放短片,以輕鬆有趣的方法,讓同學對文章所帶出的道理有基本的了解。這則短片所帶出的訊息與《賣油翁》一文所帶出的道理相同,以這則短片作引入,有助於同學找出《賣油翁》一文的主旨。 |
10分鐘 |
細讀課文 |
(一) 分組閱讀 請同學分成六組(他們本來已有組別),然後用五分鐘時間閱讀及討論〈賣油翁〉一文。 |
讓同學嘗試自行閱讀文言文,初步掌握文章內容。此外,透過討論,同組同學可以互相幫忙,幫助一些能力較弱的同學閱讀古文。 |
5分鐘 |
(二) 提問:由老師抽卡請同學語譯課文。 原文:陳康肅公堯咨善射,當世無雙,公亦以此自矜。 譯文:一位叫陳諮堯的人擅長射箭,當今世上像他這麼高水平的,找不到第二個人。因此他很驕傲。
原文:嘗射於家圃,有賣油翁釋擔而立,睨之,久而不去。 譯文:有一天,他在自家的園子裡射箭,有個賣油的老翁放下肩上的擔子,站在旁邊,一直看著他射箭。
原文:見其發矢十中八九,但微頷之。 譯文:陳諮堯射出的箭,十枝中有八九枝射中了靶子,老翁看了便微微點頭。
原文:康肅問曰:「汝亦知射乎?吾射不亦精乎?」 譯文:陳諮堯問他:「你也懂得射箭嗎?我的箭術不是很高明嗎?」
原文:翁曰:「無他,但手熟爾。」 譯文:賣油翁卻說:「沒什麼特別,只不過是熟能生巧罷了!」
原文:康肅忿然曰:「爾安敢輕吾射!」 譯文:陳諮堯很生氣地說:「你怎麼敢貶低我的本領!」
原文:翁曰:「以我酌油知之。」 譯文:賣油翁說:「我是從倒油的經驗悟出這個道理的。」
原文:乃取一葫蘆置於地,以錢覆其口,徐以杓酌油瀝之,自錢孔入,而錢不濕。 譯文:賣油翁把一個葫蘆放在地上,葫蘆口上放了一枚銅錢,賣油翁慢慢地用勺子舀出油來往葫蘆裡倒,只見油像從錢孔中流入葫蘆,但那枚銅錢卻沒有沾上一點油痕。
原文:因曰:「我亦無他,惟手熟爾。」 譯文:賣油翁說:「我這點技術,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,不過就是手熟罷了。」
原文:康肅笑而遣之。 譯文:陳諮堯笑著打發他離開。
註:粗體代表需要同學特別注意的字詞。 |
讓同學嘗試用擴詞法逐字逐句去釋讀文言文,加深同學對文言文字詞的認識。另外,在掌握文章的內容後,亦有助於同學找出主旨。 |
17分鐘 |
|
(三) 小結: - 講授:由老師略為總結課文內容。 -提問: 1. 「自矜」、「睨」、「頷」、「爾」這幾個字的意思。 2. 透過賣油翁這個故事,帶出了甚麼道理? 熟能生巧 |
提問一的作用是加深同學對這幾個字的記憶,希望同學日後於其他篇章再看到這些字詞,能夠運用本課學到的文言知識來閱讀。 提問二的作用是希望同學能掌握這篇課文所說明的道理。 |
5分鐘 |
|
總結及交代功課 |
(一) 總結今天課堂內容 (二) 交代功課 |
/ |
3分鐘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