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生物之間的微妙關係》教案
Ÿ 教授班別:F.1
Ÿ 教節:2節(共80分鐘)
Ÿ 教授內容:
1. 說明的方法
2. 講讀篇章:《生物之間的微妙關係》
Ÿ 教授工具:
1. 實物投映器
2. 簡報
3. 影片
Ÿ 教授方法:
1. 問答教學法
2. 講述教學法
3. 小組討論教學
Ÿ 學習重點:
1. 掌握上一節課堂所學到的說明手法
2. 嘗試閱讀說明文
3. 嘗試找出文中所用的說理手法
Ÿ 學生已有知識:
1. 同學已初步認識各種說明手法。
內容 |
具體情況 |
目標 |
所需時間 |
引起動機 |
1. 觀看影片 此影片講述橋咀海域的珊瑚與水中各種生物的共生關係,能配合文章的內容。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 v=qTa |
希望透過觀看影片,引起同學對這篇課文的興趣。觀看影片後,透過老師提問,一方面可喚起同學對影片內容的記憶,而另一方面,亦可逐步引導同學了解大自然裡有不少動物都有共生關係,進而帶出這些共生關係對維持大自然的運作有很大的影響,藉此引起同學閱讀文章的興趣。 |
5分鐘 |
2. 提問 - 剛才影片所介紹的地方是哪裡? 橋咀 - 大家知道橋咀位於香港哪一個位置嗎? 答案見簡報。 - 剛才影片提到珊瑚分為哪兩類? 石珊瑚和軟珊瑚 - 這裡運用了哪一種說明手法? 分類說明 - 為甚麼石珊瑚的顏色是啡啡綠綠的? 因為石珊瑚的表層長了蟲黃藻(植物)。 - 蟲黃藻對石珊瑚的生長有甚麼幫助? 利用陽光進行光合作用,為珊瑚提供養份,幫助珊瑚的碳酸鈣骨骼生長。 - 那麼,珊瑚對蟲黃藻的生長又有何作用? 靠吃珊瑚排出的有機廢物維生。 - 根據片中所言,珊瑚與蟲黃藻屬於哪一種關係? 共生關係 - 片中還提到哪兩種動物是有共生關係的? 蝦虎魚和盲蝦 - 牠們有甚麼共生關係? 蝦虎魚:看守環境,遇危險便擺動尾巴通知蝦虎魚;找食物;盲蝦:負責挖沙,使他們住的沙洞不會被泥沙阻塞 |
7分鐘 |
||
3. 老師小結 自然界有很多動物、植物都有共生關係,究竟共生關係對自然界的發展有何影響?又共生關係有甚麼類型?這些問題,我們都可以在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微妙關係》一文中找到答案。 |
3分鐘 |
||
分組活動:分析文章內容 |
(一)分組 讓同學分成六組。(同學本來已有組別) |
由於這篇文章比較簡單,所以同學應該有足夠能力自行理解文章內容。因此,我沒有採用由老師逐段講授課文的方式來教學,而是讓同學分組討論文章內容,並且嘗試找出文中所運用的說理手法。 |
5分鐘 |
(二) 由老師說明活動內容及要求 1. 每組同學負責分析文章的其中一段或一節內容。同學負責的部分由老師抽籤決定。 2. 同學必須依照題目要求,整理文章重點,並且找出該段所運用的說理手法。 3. 同學可用概念圖或繪圖方式來報告。 4. 討論時間為20分鐘。 5. 每組報告時間為2-3分鐘。 5. 其他同學可根據報告組別的報告內容、趣味性、報告技巧等方面作評分,最高分的組別將獲得小禮物。 |
|||
(三) 討論時間 |
25分鐘 |
||
分組活動報告 |
(一) 說明注意事項: a. 同學報告時,其他同學應尊重同學,專心聽同學匯報,不應滋擾他人。 b. 負責報告的同學應注意自己的聲量、姿態、眼神和語速。 c. 報告時間為每組2-3分鐘。 d. 報告內容必須包括以下兩項: i. 清楚說明自己所負責的段落的內容。 ii. 指出該段所運用的說理手法,並加以解釋。 e. 其他同學可根據報告組別的報告內容是否清晰、報告技巧是否有趣味、同學的聲量是否足夠等方面作評分,最高分的組別將獲得小禮物。 |
由於這篇文章比較簡單,所以同學應該有足夠能力自行理解文章內容。因此,我沒有採用由老師逐段講授課文的方式來教學,而是讓同學分組討論文章內容,並且嘗試找出文中所運用的說理手法。 希望同學清楚明白這次報告的要求,亦希望同學學會互相尊重,專心聆聽同學的報告。另外,讓同學報告可訓練他們的說話能力,透過同學之間互相給予意見,可讓同學互相學習。 |
2分鐘 |
(三) 各組同學匯報 |
20分鐘 |
||
(五) 同學及老師評論 由老師針對內容及報告技巧兩方面,向各組提出改善建議;對於表現良好的組別,老師應加以讚賞,並鼓勵其他同學向他們學習。 |
10分鐘 |
||
總結 |
總結今天課堂所得。 |
/ |
3分鐘 |
教案 |
教學簡報 |
評分紙 |